为进一步讲好高校扶贫故事,传递高校师生扶贫正能量,深入广泛宣传全国高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所涌现出的先进典型、感人事迹,教育部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、教育部新闻办公室组织开展了“我的2020”——全国高校师生扶贫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,河南省遴选5个优秀视频中我校党委推荐的《“蘑菇达人”王德芝带领菇农奔小康》微视频,作为全省教育脱贫先进典型脱颖而出,被推荐到教育部进行全国展播。
在接到省教育厅相关活动通知后,校党委高度重视,指示作为农林应用型本科高校,更应该借此机会充分宣传我校在立足信阳革命老区,不忘习近平总书记“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,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”的殷殷嘱托,积极发挥学校人才技术优势,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,并立即安排校党委组织部做好此项工作。校党委组织部联合党委宣传部,积极组织采访团队,深入挖掘我校教师发挥专业优势,深入田间地头助力脱贫攻坚典型事迹,通过前期事迹调研遴选、收集素材,组建专业拍摄团队,八易其稿,精心打磨,从标题到文案,从视频画面到声音录制,从3小时压缩到4分钟,历时数月,最终完成微视频《“蘑菇达人”王德芝带领菇农奔小康》的制作剪辑,并被教育厅作为优秀视频推送至教育部进行全国展播。(党委组织部)
视频简介:
王德芝,开云电子体育生物与制药工程副院长。1988年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之后,分配到开云电子体育工作至今。32年来,王德芝一直在微生物和食用菌生产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线,她是省级教学名师,她是知名“三农专家”。她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,助推产业发展,助力脱贫攻坚。躬身实践,科学兴农,她在绿色的田野上书写着初心和梦想。
2009年,王德芝开始定点跟踪帮扶残疾人徐家军的信谭食用菌种植合作社,在她的帮助下合作社不断壮大,从开始的不懂技术没有经验“种一年赔一年”,到现在吸纳社员300多名,带动500多户农民走上致富路。如今合作社一年的蘑菇产量能达到8000多斤,贫困户社员年保底收入能达到4500元,与王院长一起培育的10多个食用菌菌种优良品种在全国10多个省、市推广。
让贫困户真正过上好日子,产业扶贫是关键。为了帮助像徐家军这样的年轻人,57岁的王德芝开始学习拍摄微信小视频,线上开展教学,帮助菇农更加方便快捷。她为自己起了一个“蘑菇达人”的微信名,现有微信、QQ技术服务群20多个600多人,每天视频和语音指导大概有两个多小时,回复消息200多条,这成了她主业之外的必修课。在她的帮助下,很多菌菇企业渐渐形成了“高校+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产业扶贫模式,成为当地的“产业扶贫”的示范基地生态园,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,为群众持续脱贫、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近五年来,王德芝及团队开展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辐射豫南周边20多个县、30多个乡镇,28家企业、合作社,每年下乡60多次,带动2000多户贫困户创业就业,累计开展10000多人次技术培训,为菇民解难题、办实事、办好事。